悦读 | 徐复观:曹操何以必败袁绍?
JZHPRESS 悦读
袁绍与曹操
微信号:jzhpress
(电视剧《三国》剧照)
我之所以敢写袁绍与曹操,并不是我对这两位古人特别有兴趣或研究,而是当时的谋士之一的郭嘉,对这两人早有论定,可供我的抄袭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八回有这样的一段:
郭嘉……袖出一书白操曰,袁绍使人致书丞相,言欲出兵攻公孙瓒,特来借粮借兵。操……遂拆书观之,见其词意骄慢,乃问嘉曰,袁绍如此无状,我欲攻之,恨力不足,如何?嘉曰……今绍有十败,公有十胜,绍兵虽盛,不足惧也。绍繁礼多仪,公体任自然,此道胜也。……
郭嘉十败十胜的比较,我为节省《新闻天地》的稿费,只抄他所举的第一条。而我觉值得研究的也就是这第一条。
“繁礼多仪”、“体任自然”,这只是就日常生活的仪态上讲。
袁绍的家庭是四世三公,繁礼多仪,可说是贵族气质而来的矜持。曹操出身微贱,体任自然,大概是由流氓气质而来的简易。这种生活仪态上的差异,究与一个人的事业的成败何关?郭嘉说这话不久之后,曹操果大败袁绍于官渡。这一条比较,究竟和其他的九条比较,能否占一均衡的位置?这是不应轻易武断的。
但从袁绍、曹操推算上去,项羽的气质是贵族,刘邦的气质是流氓。公孙述的生活是矜持,刘秀的生活是简易。其成败之数,都与郭嘉所料的相差不远。由此可知郭嘉的看法,并非仅仅是历史上的巧合,而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推寻的地方。
生活的仪态,因生理及环境的关系,会有各种类型,不易有同一的标准,也不必要同一的标准。所以就生活仪态的本身来讲,略无是非得失可言。
不过若是一个人太注重了自己的仪态,每天必须在仪态上花一番功夫,这便可能把较仪态更为主要的东西忘掉;或者减轻了对于这一方面的精力支出,因此也可能萎缩了正常心灵的活动及事功上的效能。
在仪态上减少一分注意与工夫,便可能在人生更重要的方面去增加一分注意与工夫,这应该是郭嘉立论的根据之一。
但上面仅是就各个人的自身来说。若就人与人的关系上说,则仪态对于功业的成败,会有更深刻的影响。
没有人能单枪匹马地成就一个事业,尤其是在群雄逐鹿,挺身出来打天下的时候。中国常常用“肝胆相照”、“推心置腹”这些话来形容人与人的密切关系。这些话是形容人与人间彻底的了解、彻底的信任,不复有一条间隔的鸿沟。只有这样,才能使每个人能尽情倾吐其胸臆,发展其智能,收到群策群力的效果。
像袁绍那种繁礼多仪的人,总是想从自己仪容的威光上去摄服人、吸引人,其更深的内心,则是不想从旁人身上得到一点补益,而只是希望人家的葡萄酒,都变成自己的血;自己的言貌举止,都可赋予他人以灵感。
这在政治上,的确也可发生一点作用,但这只是瞬时的、群众的、奴才的。真正的英雄豪杰,见了这一套,便知道藏在里面的分量到底有多少,会和马援的离开井底之蛙的公孙述一样,望望然去之。
纵然一下子不去,彼此之间也永远保持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,永远保持一个不可互相测度的深潭;大家只能谈谈不相干、不关痛痒的话,遇着真有切肤之痛,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关键时,谁也不能尽情一吐,作认真的、深入的讨论,而只好听个人的宸衷独断。
于是在袁绍这种人的底下,一切都显得是庸才,是奴才。而袁绍在这种气氛中,也自然会发生自己是圣明天纵的错觉,一意孤行。其所用的人,便永远只能用到人们的奴才的一面,而决用不到非奴才的一面。
完全是奴才的人,只有少数的宦竖。一般人,因为依然保持有生理上的阳性,总潜藏着有非奴性的一面。想通过威光以加强自己在政治中的作用的人,实际是凭着许多外在条件,即是权势金钱等等的外在条件以作其真实内容。
当这些外在条件具备时,看到人们的奴才的一面,真正都是奴颜婢膝,自己会志得意满,觉得所用的,都是昂头摆尾的英俊忠贞之士。万一外在的条件,因受敌人的打击而一朝动摇,于是每一人的非奴性的一面,从平日威光灵荡之下解放了出来,动辄反牙相向;甚至比平日不被视为忠贞之士,相向得还要厉害。袁本初到了此时,只有恨天下都是忘恩负义之徒,饮恨抑恚而死了。
曹操的体任自然,是不想从自己的仪容威光上唬吓人,缩短人我间的鸿沟,使每个人在轻松平易的气氛中相接触,以解除由分位而来的所无形加在他人精神上的压力,使人能自尽其意见,自尽其才能;并且可使每个人的浅深高下,自然流露出来,各得其用。
而他自己的才能,即通过旁人的才能表现了出来。拿一件事情看,他似乎不如某一人;但总括地看,他自然高出于一般人之上。看过《三国演义》的人都骂他是奸贼,但他所得的人才,方面最广,数量最多,不仅非袁绍所及,实也非刘备及孙氏弟兄所及。这岂是偶然之事?
天下最可怜的人,莫过于装腔作势的人;最可怜的社会,莫过于装腔作势的社会。
我的一位好朋友张研田先生,去岁从美回国,告诉了我很多智慧极高的感想。其中之一是,在美国,人与人之间,尽管贫富不同,职业各异,但大家总是保持一副面孔,都是以一副面孔相接触。
在我国,则坐汽车的是一副面孔,坐自用三轮车的是一副面孔,坐雇用三轮车的又是一副面孔,两只脚在地上走的又是一副面孔;甚至由走路而临时雇一汽车时,面孔也随之一变。人与人的接触,各随其地位高下之等差以为面孔的等差。
张先生感慨地说,我国要实践民主生活,应先从改变面孔的等差级数去做起。富哉言乎!此皆公孙述、袁本初之遗毒,而使我不能不佩服郭嘉的慧眼了。
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五日《新闻天地》
JZHPRESS,悦读九州
选摘自《论智识分子》
徐复观 著
九州出版社出版
内容简介:
本书是徐复观先生散见于各处的关于智识分子论文的结集,内容涉及智识分子的历史性格、立言处世、社会责任、学人之间的交往,以及不同历史时期,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等诸多方面。此书对于把握中国智识分子的性格及历史、命运问题,对于从传统深处发掘儒家精神的内在生命力,把中国固有的人文精神传承并光大,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。
更多好文
点击标题直接阅读
更多好文请回复“徐复观”
点击阅读原文,加入读书会,成为会员,参与我们不定期举行的免费福利赠送活动;另,您也将会在每个节气日在所填写的邮箱中收到我们送出的《读·享 | 九州》电子杂志。
JZHPRESS,悦读九州
带您走进一个教科书外的世界,
让您的阅读充满智慧与喜悦。
——悦读
Copyright ©2016年
九州出版社读享团
Email:jzhpress@126.com
企鹅:2635599399
个人微信号:jiuzhou911,暗号:寂寞就读书